其實,並不是第一次接觸Pink Floyd,大學時代曾因為朋友談論的關係,好奇聽了好幾張他們的代表作《Dark side of the Moon》《Wish You Were Here》及《The Wall》,甚至還聽了之前更實驗性的一些專輯,不過,怎麼說呢,不曉得當時年紀小或者是聽得音樂還不是太廣,所以努力試圖讓自己進到音樂裡去,不過卻老是因刺耳而作罷,直覺得或許只是一些文青附庸風雅,所以喜歡拿些讓人摸不著腦袋的音樂來故扮高深。沒想到隔了多年,如今聽得卻讓我覺得熱血沸騰,好像找到一種可以讓人興奮的癮。
我不曉得別人是怎麼想,但對於自己來說,癮頭這種東西是建立在許多地方的,喜歡看某個作家,你會拚命去找、去讀、去追他的小說;喜歡某個團的音樂、某個導演的電影也是如此;甚至你喜歡某個Brand、某個Designer都會讓覺得產生某個時段偏執......這種癮頭跟吸毒嗑藥,某種程度我想是很接近,於是乎,如果你不能用古柯鹼(儘管或許你最愛古柯鹼),那麼你就得去找其他的東西來餵養你的癮。我聽音樂其實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如此。特別是音樂或者說專輯,賞味期有限,再怎麼聽,ok,約莫一個小時,或者兩個小時把喜歡歌在聽一遍、兩遍、整張專輯在Replay一次,但總不比得到一本好書可以消磨一兩天、甚至一個禮拜的來得好。久沒看書、沒聽音樂就會讓癮頭開始發癲,好像有蟲在你心頭鑽呀鑽、或是搔癢一樣。這陣子重聽(或者算是第一次聽)Pink Floyd就有一種讓人再次滿足癮頭的感受,而且這藥還夠猛、夠強,這怎麼不教人興奮。
Pink Floyd這支樂團成立於成立距今已將近快半世紀,當初他們以崇拜的兩位爵士大師 Pink Anderson 和 Floyd Council 為名成立Pink Floyd Sound,而後才會簡稱成現在Pink Floyd。經歷分別由Syd Barrett、Roger Waters和David Gilmour所分別領導的Pink Floyd。老實說,我最喜歡Roger Waters所主導那時期的他們,儘管Roger Waters的作風讓人覺得他既自卑又自大,但一談起他們,大家總記得他在時的黑色三部曲《Animals》《The Wall》及《The Final Cut》以及之前《Dark side of the Moon》《Wish You Were Here》。所以Pink Floyd能有如今如此崇高的地位,Roger Waters絕對是功不可沒。
Pink Floyd的音樂之所耐聽,我想最大的原因就是在於深層這兩個字,也因為這兩個字使得他們音樂性很多實驗性而非一再重複;歌詞充滿批判而沒有迎合大眾;專輯概念完整,而非分崩離西,不知其音樂中心思想。我想要達到這樣程度樂團,幾乎是少之又少。而專輯這個名詞,也因為有這麼一個重視概念完整的樂團而有了意義起來。
Pink Floyd是個很難三言兩語就能道盡的樂團,他們的樂團本身就充滿了許多故事,音樂則要說事情、概念也不少。有興趣的人請務必上網看看The Pink Floyd Sound這個網站與一位名為waylonyeung忠實平克迷所架設的PINK FLOYD相信可以獲不少可貴的Knowledge。不過,最好的方法,當然還是趕緊找出他們專輯聽聽看,《Wish You Were Here》這張紀念Syd Barrett的專輯, 是我覺得最推薦給剛入門平克迷的一張。至於其他專輯,就請各位之後自便吧!
Pink Floyd不只音樂、歌詞充滿深層概念,就連封面設計的藝術性也是厲害到不行。(由左往右:《Dark side of the Moon》《Wish You Were Here》及《The Wall》;圖片來源:The Pink Floyd Sound)
我聽他們的歌...總是以一種there must be something的心情去"細"聽...所以每次聽的感覺都充滿了情緒的驚奇^^
ReplyDelete無意間點近來看到這篇,我尤其喜歡那首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那支MV更是經典!
ReplyDelete是啊!一邊伴隨著小朋友的歌聲:We don't need no education!We dont need no thought control!實在很有fu!
ReplyDelete完全能體會你的癮
ReplyDelete之前也是衝著他們的名氣 聽了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覺得真他媽這什麼噪音
結果 最近不小心接觸到了the wall
這是張我第一次全神貫注 起雞皮疙瘩 甚至眼眶濕潤聽完的專輯
至此 我知道我完了 我不能缺少他們 在我剩下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