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11 December 2009

Dyson Air Multiplier吹出電扇新風貌

光看James Dyson的這張圖片,不經說明,我想大概沒有人知道他面前那個藍色光圈物體,究竟是什麼吧。但如果突然跟你說:這是一台電風扇,不少人一定難以置信。但正因這圓柱體上的Logo是Dyson這幾個大字、正因這張照片的主角是James Dyson,恐怕什麼需要利用空氣物理學所製造的產品,它們全都有可能超乎你的想像。

Dyson的吸塵器,不用多說早在幾年前從英國紅到日本,從日本紅到台灣。不少人喜歡動手做家的男人,幾乎就是Dyson的忠實粉絲。(不愛做家事的許多男人,甚至因為Dyson而搶掉老婆的工作)

儘管Dyson的吸塵器一代比一代強大、造型一代比一代酷炫,但讓人費解是,有如此創新的技術,為何Dyson沒有應用在其他的產品上呢。幾年前曾在他們的辦公大樓看見他們的烘手機,不過後來似乎就沒見到其他的產品上市。

果不其然,這款Dyson無扇葉電風之所以被創造出來,正和之前的烘手機概念有所關聯。James Dyson就表示:「我總是對電風扇感到失望,旋轉的扇葉「切割」了氣流,產生惱人的噪音,而且不容易清潔,好奇的孩童的手指總因此而受傷,因而我們以烘手機的概念來發想,經歷四年的研發測試後終於完成。」

這款名為 Air Multiplier電風扇,其最大的特色當然就是無風扇設計。運用底座吸入空氣,並透過環形的增壓器,從只有1.3mm的孔隙擠出空氣來,以達到即使沒有扇葉也能吹風的霹靂效果。只不過雖說電風扇外型搶眼,但其售價最便宜的10吋也要299.99美元。看來這款電風扇不只是造型,就連價格都很令人咋舌啊!

(Dyson排除了一般旋轉扇葉的切斷氣流,誕生了更強大、更乾淨、更安全的電扇。)

Friday 20 November 2009

當Apple太空飛鼠變成神奇飛鼠...

Apple總是想得不一樣!當眾家廠商都看中了iPhone觸控螢幕技術、想要效尤移植到電腦時,Apple偏偏舉起食指,輕輕往左右兩邊一搖。「不,我們不打算這麼做!我們要推出更強大的滑鼠--Magic Mouse。」乍看之下,似乎有點讓人摸不清楚腦袋、讓人傻眼,不是電腦螢幕用觸控最「方便」?怎麼還會繼續死腦筋往Mouse上下手呢?

錯!大錯特錯。以一個User的立場去思考就好,Desktop螢幕少說也超過15吋以上,如果幻想以iPhone的使用習慣直接套用在電腦,其效果絕對滑稽。比方說:用兩手的手指在電腦的"大"螢幕上,動來動去;一下子在鍵盤上敲敲打打、一下子又用手指在螢幕上搓搓揉揉……總而言之,光是想像自己在使用時的那些蠢模樣,我想老賈絕對是受不了。要曉得iPhone的觸控功能是整體性的使用思考,而非只是為了酷炫而來天外一筆。因為任何事情想依樣畫葫蘆,只會畫虎不成反類犬而已。好在Apple在思考事情總有自己的定見,而非興沖沖地看到什麼受歡迎(即使是自己產品的功能)就一股腦地繼續加碼。不把腦筋動到Desktop的螢幕上,而只是將Multi-Touch的功能移植到滑鼠上(可以看出Magic Mouse與iPhone大小幾乎差不多)、猶如一個觸控板一樣,創造一個更直覺性、更好用的滑鼠。
與過去的Mighty Mouse相比,Magic Mouse少了滾輪、軌跡球與機械式的按鍵,擁有平滑流暢的多點觸控表面,User可以透過不同的指法、手式,更直覺地操控滑鼠。像是雙指輕刷表面,可以翻閱網頁或瀏覽照片;單指向上、向下滑過,就能捲動畫面;按住鍵盤上的Control 鍵,並在滑鼠上單指捲動,就能放大螢幕上的畫面。 另外,Magic Mouse的手指動作,都可在系統上設定慣用的指令,慣用左手的使用者也能藉由系統互換左右鍵功能。
(左圖:iPhone與Magic Mouse的大小相近;右圖:看到這張圖有iMac的人,恐怕又得破費,不過Apple迷應該老早就習慣這種事了吧。)

Tuesday 8 September 2009

Annie Leibovitz 浮華視界一場空?

「在生命中不斷不斷的失去之後,唯有拍照的力量足以支撐我。」這是當代傳奇女攝影師Annie Leibovitz過去所曾說過的一段話,但看在如今她被媒體爆出破產、得靠攝影作品抵債之際,她的這幾句話格外讓人唏噓。

最早認識Annie Leibovitz的名字,是好幾年前她為《Vanity Fair》所拍攝Demi Moore的那個極具「孕味」的全裸封面。自此之後,她的名字在我腦海裡、始終與《Vanity Fair》這本雜誌相互連結。熟悉她的人,或許會提起她早期在《滾石》工作時,一連串為樂團巡迴演唱會所拍攝的照片。那時期的Annie Leibovitz年輕、充滿理想,而同時也因身處於七O年代「嬉皮」的氛圍,攝影風格顯得清新、並且無拘無束。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一張攝影作品,毫無疑問就是藍儂在生前最後一次接受《滾石》拍攝的照片——彎著身子、全裸的藍儂親吻著躺在地板上的洋子。而這樣充滿情感、足以凝結周圍空氣的作品,隨後沒多久也成為藍儂生前的最後遺照。(完成攝影後的幾個小時,藍儂遭到槍殺)

類似這樣的風格在Annie Leibovitz的後半段攝影生涯裡,幾乎已經少見或者並不引人注目。因為除了替家人及愛人Susan Sontag所拍攝的黑白攝影外,她的攝影幾乎受《Vanity Fair》所牽制,裡所散發出那樣充滿奢華與誇張。就連Annie在紀錄片裡也坦承,自己並非喜歡那些因「商業」所拍攝出來的作品,事實上「我真正的作品都在雜誌內頁裡;而非為了商業的封面。」

其實Annie Leibovitz之所以能成為優秀的攝影師,在滾石雜誌時代的磨練

Annie Leibovitz高反差的風格,讓她毀譽參半,喜歡她的人會說Leibovitz用她的攝影、帶領我們進入不可思議的時尚高度,因為從她觀景窗裡、我觀看的一幕幕我們幾乎一輩子都無法抵達的時尚境地;但不喜歡的人,則說她的攝影根本不算攝影,不但背離攝影紀實的本質,所呈現出來的照片更是一張張「精心雕琢」的電腦繪圖,與其說是她攝影技巧高超,但不如說是Leibovitz的修圖能力無與倫比。


Friday 4 September 2009

4/3的Olympus Pen EP1 裡外都有型

說真的Olympus Pen EP1的出現,引起我不少的內心衝擊與糾結。面對這麼一台造型復古摩登、功能齊全,又搭配全新Micro 4/3系統的EP1,究竟要不要入手?真是天人交戰啊!

延續Olympus Pen系列的EP1,外型儘管輕巧,骨子裡卻擁有毫不含糊的內建功能:1,300萬畫素、可拍RAW檔、HDMI輸出、LiveView……數不完的單眼功能盡在於此。

當然,也不能不提EP1最大的賣點Micro 4/3系統,因為此系統不但是EP1攝影高品質的保證,更是讓EP1的鏡頭與機身瘦身的幕後最大功臣。比起揹著一台沉甸甸的單眼趴趴走,或是拿著如「雞肋般」拍之無味、棄之可惜的名片機,我覺得EP1真的可謂是裡內兼備的第一選擇。

此外,EP1更具備六種藝術濾鏡效果。玩Lomo、搞SnapShot,都可透過EP1拍出屬於自己的調調。同時,在此藝術濾鏡模式下,還可以保留原始影像。也難怪就連Gadget狂熱者藤原浩也對它傾心,不停在它身上把玩不已!

有效畫素:1,230萬畫素
檔案格式:RAW(12-bit 低壓縮),JPEG,JPEG+RAW
產品型式:4/3吋高速Live MOS Sensor
除塵系統:超音波濾鏡
AF系統:高速影像自動對焦
外部連接:HDMI-輸出(HD/立體聲道)
閃光燈接頭:熱靴座
尺寸:120.5mm(W)x70.0mm(H)x35.0mm(D
重量:約335g (單機身)












The Dead Weather 今年聽來最爽的高分貝噪音

最近讓人看了、聽了最爽的MV,不消說就是The Dead Weather的〈Treat Me Like Your Mother〉。由兩位主唱Alison Mosshart、Jack White領銜主演;Jonathan Glazer執導的MV,場景設定在一個空曠的場景。兩位主唱一身Rocker扮相——騎士皮衣、Wayfarer墨鏡,手持烏茲衝鋒機關槍。一副像牛仔般要去決鬥般地一直往前方走,一經雙方碰頭,立馬開幹、互相射殺。

整支影片不僅對比強烈,整體感也很硬派。聽著Alison一邊狂叫嘶吼:「Stand up like a man」,一邊猛扣板機,背景音樂又是高分貝激烈的Post Punk。對於我這種搖滾迷來說,除了爽之外,大概也沒什麼好下註解。

不過關於The Dead Weather這個樂團,儘管名字聽起來新鮮,但成員就如同前面有稍微提到的:是由The Kills的女主唱Alison Mosshart、The White Stripes的首腦Jack White、Queens Of The Stone Age吉他手Dean Fertita,與The Raconteurs貝斯手Jack Lawrence所聯手組成。

這個組合,對喜歡龐克的人來說絕對夠夢幻。雖然有不少人說:聽了他們新專輯《Horehound》沒有什麼太多的驚喜、更沒有什麼火花,頂多就是The White Stripes的旋律加上The Kills的聲線。我覺得說這話的樂評,倒是挺「可愛」的!難倒他們這樣的組合,你會覺得會突然出現Thom Yorke聲線、配上Blur的旋律嗎?

Stefan Sagmeister:快樂是最重要的事

在上個月底,託大老闆的福,有幸參加一場重量級Graphic Designer ——Stefan Sagmeister的演講。在這場演講裡,Stefan不但帶來他的最新設計作品,同時也分享了他對設計一直以來所堅持的理念——要快樂。

一件的休閒襯衫、一雙夾腳拖鞋,剛下飛機沒多久的Stefan Sagmeister以輕鬆的姿態現身於現場。剛從峇里島飛抵台灣的他,感覺不出任何疲憊,神情反而就如同度假般來得悠然自在。相較於他過去那些總是充滿挑釁的前衛作品,眼前的他看來既親切、又好親近,臉上盡是快樂的表情。而這樣的好心情,正好也跟Stefan緊接下來、所要與分享的演講內容不謀而合:「快樂」怎樣影響他的設計,以及他的設計怎樣影響「快樂」。

提起Stefan Sagmeister這個名字,相信喜歡設計的人絕對不陌生。身為奧地利裔美籍設計師的他,可以說是當今最活躍、也最具影響力的視覺大師,過去他不但曾為Lou Reed、Rolling Stones等經典搖滾樂手設計一連串精彩的專輯封面,深獲葛萊美獎肯定;更曾替The Guggenheim博物館、HBO電視台及Time Warner等著名公司設計品牌圖像與包裝設計;Stefan Sagmeister的作品遍及世界各地展覽,包括蘇黎世、維也納、紐約、柏林、東京、大阪、布拉格、科隆和首爾等展出。要說Stefan Sagmeister是當今平面設計第一人,恐怕沒有人敢跳出來反對。

演講的一開始,Stefan從個人最早所獲得的「快樂」經驗談起(包括一台Sony的walkman、一部Yamaha的機車,以及他心愛的家鄉 Bregenz)一直到他如何利用「引發自己快樂的設計」去帶給別人快樂。在Stefan演講中,他不斷提及快樂在他的工作裡所扮演的重要性,同時也帶來一些他過去所創作的霹靂圖像為佐證。在這些作品,不但讓人見識Stefan Sagmeister對視覺超乎常人的想像力,同時從這些「文字圖像化」的句子背後更是具有含意。像是「Trying To Look Good Limits My Life」、「KEEPING A DIARY SUPPORTS PERSONAL DEVELOPMENT」等這些他根據自己的工作經驗,所為自己收錄格言,看似簡單,卻深具內涵。

觀察Stefan Sagmeister的演講,雖然Stefan分享的幾乎都是他在設計領域這些年的心得,不過在這背後,我想他更想傳達的:是一個關於「工作」與「快樂」這兩者的關係。工作不快樂的人,不可能會產生出好的作品;不好的作品,更難產生令人愉快的情緒。如何讓自己快樂工作與工作快樂?這個大哉問或許更是這場設計大師演講的背後,所有工作者都必須好好思考的一大課題。(www.sagmeister.com)

(左:Stefan為AIGA所設計「演講海報」。利用自己身體做為素材,把所有的演講的訊息通通「刻」在裡頭、做赤裸的自我表達;中:為Lou Reed所設計的專輯Cover;右:Stefan Sagmeister的新書《Things I Have Learned In My Life So Far》裡,他依舊不改頑童本性。除了將書封紙雕成簍空感,更將全書拆成好幾本小冊,讓喜歡他的讀者可以隨意更換封面視覺。)

Friday 28 August 2009

《Phaidon Design Classics》 道盡300年好設計

這套《Phaidon Design Classics》買來的時間其實不算短,不過卻是一直到最近,才算有閒情逸致把它們從書架上移下床頭,以崇敬的心情去細細品味。(因為家裡實在沒有Book Stand這種東西)

為何崇敬?因為《Phaidon Design Classics》這套書所要說明的,不僅僅由Phaidon出版社所選出來的999件設計好物,同時它所要傳達的更是一連串、令人讚嘆的人類工業設計史。當我一邊翻著大部頭、一個數字一個數字往下爬的時,我不禁想到我每天所會用到的、從早到晚的各式各樣生活物件,一個念頭忽然閃過:「工業設計」所帶給我們的實質幫助與生活情趣,貢獻如此良多!

《Phaidon Design Classics》從1663 年、標號001的一把剪刀談起,包括門鎖、迴紋針、開瓶器、番茄醬瓶、公園椅、筆記本、瓶子杯子、燈具、汽機車……等一直到標號999的一套盥洗用具。每個設計背後的歷史與其工藝,都代表著設計者獨有的匠心獨具。只不過曾幾何時,他們的設計是如此劃時代般的前無古人,如今我們看待這些作品,卻居然只是視為「理所當然」,甚至不以為意。我們不會再去想到「迴紋針的彎曲設計概念,真是了不起」;我們不會再去想到「一把門鎖,內部居然藏有這麼多奧秘」……我的意思是說,在這樣一個不斷講究設計、充斥著各式各樣霹靂物件的時代裡,我們的眼睛只汲汲營營尋找新穎特別的產品,但居然對我們每天都看得到、碰得到、用得到的東西,如此的「無感」。一想到自己也曾經有著這樣的念頭,就覺得實在可怕。

另外,《Phaidon Design Classics》這套書,也是一套非常好的工具書。透過它可以了解各種經典設計背後的來龍去脈。每個設計產品都附有發明人姓名、發明人生卒年份、發明年份、相關品牌與存歿年份,與相關的故事、經歷、演進與影響層面。除了對從事工業設計的人有「灌頂」般的幫助外,就連品牌經營、平面設計、廣告行銷等領域的工作者,也都能從中獲得經營商品的想法與概念。可以說是一套可以讓人獲益匪淺的重量級工業設計大全。

好啦!還有另外一個理由說服你得想辦法弄一套《Phaidon Design Classics》供在辦公室或家裡。也就是Phaidon出版社本身對書本製作、編輯設計的高品質堅持;搭配上這999件經典設計的圖片(設計草稿、歷史資料圖)。一幅幅賞心悅目的畫面,隨著手的翻動在眼前輪播,就算你把它當作一本設計寫真集買回家意淫一番,我都覺得十分值得啊! (www.phaidon.com)

(左圖:Moleskine曾經為配合其發行活動,特別推出限量999套的Moleskine。右圖:就連雞蛋盒的包裝都大有學問。另外,也可以看出Phaidon對設計的觀照十分全面 。)

Thursday 20 August 2009

《飢餓遊戲》 鏡頭前最殘酷的娛樂紀實

花了兩個夜晚的時間,我把《飢餓遊戲》給讀完,故事儘管暫時告了一個段落,但我的腦中卻依舊沒完沒了閃著裡頭女主角的身影——凱妮絲,那個燃燒的女孩;以及那有如血腥版《生存者》(Survivor)的「飢餓遊戲」。

《飢餓遊戲》可說是一個諷刺媒體文化的寓言小說。作者蘇珊柯林斯把「現代版」的羅馬競技場搬到一個名叫「施惠國」的國度。透過一個定期舉辦青少年被迫參加的飢餓遊戲,揭露一個比參賽者互相殘殺更加殘酷的事實——所有的鏡頭都將扭曲一切情感的真實。

在我看來,「飢餓遊戲」不僅是一場參賽者被迫互相屠殺的遊戲,同時更是一場鏡頭扭曲人性的遊戲。由於遊戲本身就是一場真人實鏡秀,所以遊戲場地到處裝置著隱藏式攝影機。因此每個參賽者所有的動作、所有表情,都將會全部傳送到轉播單位(遊戲設計師),再經過他們細膩的剪接與後製,把娛樂性最高的部分呈現給觀眾。因此對於遊戲中,男女主角為求生存、所表現出來的真情或者假意,以及觀眾在如何去觀賞與判斷喜好,過程沒有絕對真實,只有絕對的娛樂。

也因此在這場遊戲裡,如果參賽者想贏取最後的勝利,除了本身得具備堅強的求生意志與高超的獵殺技巧外,他們還要必須懂得包裝自己。讓自己「化身」成一個電影明星或Super Idol,並且保證能夠給予觀眾一個有趣的故事。因為唯有如此,觀眾才會一直想要「觀賞」你,他們也才不會讓你輕易在鏡頭前消失(死亡)。

就好比,女主角凱妮絲在這場血腥大賽中,不是最有實力的選手。儘管她有不錯的射箭技巧,但比起其他人來說,一對一的正面迎擊,她絕對不是對手,也不可能是對手。不過,她卻擁有一個完美的開始與令人驚艷的包裝。她自願代替不幸抽到籤的妹妹前去比賽,這點出自於「真」,同時也讓家鄉父老給予她高度的肯定;不過,在比賽初登場時,她幸運地接受了天才造型師泰納的巧手加持,以身著「假火」的火焰服震撼亮相。

如此一來,凱妮絲那光芒萬丈的姿態立即吸引眾人目光,為觀眾與遊戲設計師留下一個深深的印象。接著,為劇情的需要,她也能在男主角比德與觀眾面前,「真真假假」演出了一場淒美愛情大戲——兩位相愛的戀人,被迫在一場無情遊戲裡互相廝殺。 高度的戲劇張力不但能討好了一群愛看愛情芭樂片的觀眾,更讓往後凱妮絲在危急時,能夠藉此得到許多資助者適時的幫助,使她在比賽的過程中往往能化險為夷,並且能遊戲裡一路捱到最後。

不過,在這樣真真假假的過程中,無疑也不斷困惑了女主角本身的感情,就好像那些參與實鏡秀的素人們一樣,到頭來沒有人能確信在中間所發生的情感,什麼是真?什麼是假?即便在小說結束的最後,凱妮絲對於比德這位曾經一起生死患難的戀人,感情依然只能可悲地停留在最初的懷疑。

原因何在?就只有一個:鏡頭可以改變人的行為,同時可以扭曲的人的情感。特別是當人在鏡頭前求生存時,要能產生真感情其實談何容易!或許正如「飢餓遊戲」一句祝福語:「願機會永遠對你有利」所說。所有在鏡頭前的參賽者,都只能往對自己有利的地方去各施本領,不管是真情或是假意,只要對他們有利的機會,一切手段都將會成為他們的生存之道!

Monday 17 August 2009

Royal Copenhagen Ole Mug 最值得投資的桌上風景

要說器皿是個神奇的物件,絕對不為過。話說有回拜訪嗜茶友人的家,光是瞧主人手裡端來那由森正洋所設計的錆千筋茶杯,儘管茶未到口,就已覺得甘醇。等到後來離開,說是來品茗的我,反而忘了剛剛那杯茶的究竟,心底只記得那白山陶器的美好。

不過,對我而言,品茶這件事可以說是始終遙遠。費的功既多,講究點茶具也不便宜,偶爾上上朋友的家,把他的心愛寶貝當作古董賞玩一番,就已心滿意足。唯一讓我覺得非常需要的器皿,倒是只有一樣——就是供我喝水、喝咖啡的馬克杯。在這裡頭,又以Royal Copenhagen的Ole系列的Mug最令我欣賞。 (當然Royal Copenhagen 的唐草系列也是不容錯過)

欣賞什麼?欣賞它的一種超越一般馬克杯的手感。比方說它的瓷色不是那麼純粹的白,而是那麼帶有一點點灰撲撲的光澤。讓人一看就立刻能感受到它的濃濃的質樸感。還有那個中間凹陷、卻又蜿蜒有致的手握把,不但展現了個人生活的趣味,對於愛喝咖啡的人又是個極為貼心的設計。因為製作好的奶泡,只要順著那個榘溝,從中倒入,一杯色香味俱全的咖啡就可輕鬆搞定。由Ole Jensen為Royal Copenhagen所設計Ole馬克杯,真可以說是不僅外表有氣質,同時亦兼具它本身所需要的Function。

如果問我,有什麼生活器具能夠充分反映一個主人的個性?我想「馬克杯」絕對會是個好答案。第一,馬克杯每天都會用到;第二馬克杯種類花樣齊全,是個很容易挑出屬於自己Tone的Item。說到這,你是不是也決定好好換個馬克杯、增添自己桌上的美好風景了呢?相信我Ole Mug絕對是生活中非常值得投資的品味器皿!(http://www.royalcopenhagen.com/)

(左圖:Ole Jensen的設計一貫理念為整合形狀與功能,並把工作融入娛樂當中。右圖:超過200年歷史丹麥品牌的Royal Copenhagen,就連在杯底下手印的Logo都講究,看到這樣處處充滿細膩的品牌,想不傾心實在好難。)

Friday 14 August 2009

《TOMAS》今年最期待的一本小說

今年我最期待的書,除了村上春樹的最新長篇小說《1Q84》外,大概就是James Palumbo所寫的首部小說《TOMAS》。《1Q84》自然不用多講。許久不見村上長篇小說,這次村上推出向喬治歐威爾致敬的重量級力作,身為村上迷的我,當然非拜讀不可。至於James Palumbo的《TOMAS》?哈,不諱言最早是因為書名和本人的名字相同,因此產生興趣。不過,就在我在網路上、進一步查看此書內容與介紹後,沒想到此書居然是本非常有趣的超現實諷刺小說。就連英國全能型作家Stephen Fry在上節目時,都給予此書高度讚揚: "Absolutely amazing...it's the most energetic, surreal and extraordinary novel I have read for a very long time...it's really remarkable"害我最後不由得請在英國的朋友,替我購得一本。

說起《TOMAS》的作者其實也大有名堂。James Palumbo是全球電音最大指標性廠牌Minstry Of Sound的創辦人。喜歡電音和夜店的人,或多或少應該都聽過這個廠牌。像是過去美麗華的夜店MOS,即是由Minstry Of Sound集團所開設的。而《TOMAS》是他的首部小說。

不過,究竟小說的內容講些什麼?在短短180頁,Palumbo可以說對現今社會(包括運動、時尚、社交、金融)極盡能事給予辛辣批判。雖然也有不少讀者批評本書的內容不夠深入,但就我來看,James Palumbo其實是點到為止,因為他並不想對這些愚蠢的現狀,提出武斷的解決之道。

另外,值得一提的還有出版這本小說的英國獨立出版社Quartet Books的行銷功力。James Palumbo除了上遍了各大英國電視節目,在網路上的動作也頗多,不僅架起了該書專屬官網,更在Facebook、Twitter等社群網站多所串連,最令人印象深刻還有為此書所製作的一系列三段短片。內容極具超現實與諷刺,相信看過這動畫的人,很難不對此書留下深刻印象!

(左圖:作者Jams Palumbo;右圖:為設計非常俐落的書封。圖片來源:www.tomas-book.com)


Friday 31 July 2009

Tyler Brûlé 永遠創造雜誌極大值

相信做過雜誌的人,大概都會同意以下這句話:一本雜誌長什麼樣子,總編輯大概就長什麼樣子。雖然說每個雜誌會因為功能型態或讀者族群的不同,有些微觀影響。但我相信那影響並不大,最主要差別的還是主事者是什麼人、他想要為讀者帶來什麼內容。就好像你過去在讀《Wallpaper*》、現在讀《Monocle》一樣,你其實都是在讀一個人——Tyler Brûlé 。

近年來報章雜誌業一片哀鴻遍野,原因不外有二:一是網路全民媒體的興起;二是經濟不景氣所導致的廣告縮減。說起來,現在能好好活著雜誌真的不多。日本好幾本長壽的雜誌接連停刊,就連日前美國的《商業週刊》,都得以一元美金賤價出售(還不見得有人想買)。我們不由得問:這一兩年來,究竟還有哪本雜誌做得有聲有色、十足精采?答案就只有一個,那就是由Tyler Brûlé 所創辦的《Monocle》。

《Monocle》其實代表的,是Brule獨有的一種新聞觸角、生活態度,有人形容它為《The Economist》加《Wallpaper*》,是一本對世界時事、國際商務、多元文化、環球設計的生活情報誌。目標讀者則鎖定為新時代的全球精英,要的讀者並不算多,甚至你可以說很少,但卻是全球人類裡最重要的80/20裡的80/20,世界社會結構上位置最高的那一小撮人。他們擁有社會的大部分財富與有創造力,更有著影響世界的決策權力;高度的消費能力讓他們成為有品味、追求精神生活享受的Global Citizens。

但僅僅是做好一本雜誌,並不足以讓人對Tyler Brûlé 感到特別意外。因為對於做出一本好看的雜誌這件事,早在他28歲時、他在創辦《Wallpaper*》,就已證明他的這項本事。所以這次他必須更超越過去、利用一本好的雜誌來創造更多的可能。Tyler Brûlé 果然在《Monocle》出版後沒多久,就給了全球出版業者兩個新的可能:第一個可能,開一家雜誌化(觀點化)的實體概念店,因此沒多久在倫敦的Marylebone路上,出現了第一家The Monocle Shop;第二可能,將傳統平面雜誌所沒辦法給讀者的即時性,透過廣播放送給全世界的人。(為何不是網路呢?我想可能是網路介面與互動某方面會破壞傳遞資訊者的節奏性)在每個星期日,你都能聽到由Tyler Brûlé 口中所報導的《Monocle》電台版的《The Monocle Weekly》。

如果你去過The Monocle Shop、又是個挑剔的買家,你絕對會認為這是一家全世界最棒的概念店。一般來說,一個品牌的店面只能擺上自己所曾出產過最出色的產品,但The Moncle Shop所挑選的視野卻是放眼在全世界的每個品牌。所以你當然可以在這裡看到全世界各種最棒、最有氣質的各種品牌Items。包括雜誌的Crossover系列,還有每樣 Tyler的最愛﹕英國John Smedley的羊毛織品、法國Cire Trudon的香薰蠟燭……處處都是驚喜。而不報導不評論不回顧的《The Monocle Weekly》則像一場未來一周趨勢預報,從Tyler的嘴中,你將知道接下來的一個禮拜,你的眼睛、耳朵該注意些什麼。

預測未來Tyler Brûlé也絕對會讓 《Monocle》跨足社群,不過想必到時候能進到這個社群來的人,絕對不會像Facebook那麼多。這個社群裡的人會是全球裡精英中精英,透過這些人的情報交流,恐怕才是未來實質上最有影響力的社群。這會不會是《Monocle》的下一步呢?Tyler Brûlé接下來會如何借助雜誌來改變全世界?我們就等看吧!

圖片來源:www.monocle.com
(左圖:在The Monocle Shop裡,你可以看到任何設計都洋溢著滿滿的氣質;左圖:The Moncle Weekly堅強的主持人與來賓陣容。

Friday 24 July 2009

Steve Jobs: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沒有轉載過別人的文章。但前幾天不經意Google到老賈在史丹佛大學的致詞,內容非常動人。或許,不少人已經都看過這段演講,不過我會建議大家再看一次。問問自己是否誠如老賈那般熱情。

今天,很榮幸來到各位從世界上最好的學校之一畢業的畢業典禮上。我從來沒從大學畢業過,說實話,這是我離大學畢業最近的一刻。

今天,我只說三個故事,不談大道理,三個故事就好。

第一個故事,是關於人生中的點點滴滴如何串連在一起。

我在里德學院(Reed College)待了六個月就辦休學了。到我退學前,一共休學了十八個月。那麼,我為什麼休學?(聽眾笑)

這得從我出生前講起。

我的親生母親當時是個研究生,年輕未婚媽媽,她決定讓別人收養我。她強烈覺得應該讓有大學畢業的人收養我,所以我出生時,她就準備讓我被一對律師夫婦收養。但是這對夫妻到了最後一刻反悔了,他們想收養女孩。所以在等待收養名單上的一對夫妻,我的養父母,在一天半夜裡接到一通電話,問他們「有一名意外出生的男孩,你們要認養他嗎?」而他們的回答是「當然要」。後來,我的生母發現,我現在的媽媽從來沒有大學畢業,我現在的爸爸則連高中畢業也沒有。她拒絕在認養文件上做最後簽字。直到幾個月後,我的養父母保證將來一定會讓我上大學,她的態度才軟化。

十七年後,我上大學了。但是當時我無知地選了一所學費幾乎跟史丹佛一樣貴的大學(聽眾笑),我那工人階級的父母將所有積蓄都花在我的學費上。六個月後,我看不出唸這個書的價值何在。那時候,我不知道這輩子要幹什麼,也不知道唸大學能對我有什麼幫助,只知道我為了唸這個書,花光了我父母這輩子的所有積蓄,所以我決定休學,相信船到橋頭自然直。

當時這個決定看來相當可怕,可是現在看來,那是我這輩子做過最好的決定之一。

當我休學之後,我再也不用上我沒興趣的必修課,把時間拿去聽那些我有興趣的課。

這一點也不浪漫。我沒有宿舍,所以我睡在友人家裡的地板上,靠著回收可樂空罐的退費五分錢買吃的,每個星期天晚上得走七哩的路繞過大半個鎮去印度教的Hare Krishna神廟吃頓好料,我喜歡Hare Krishna神廟的好料。

就這樣追隨我的好奇與直覺,大部分我所投入過的事務,後來看來都成了無比珍貴的經歷(And much of what I stumbled into by following my curiosity and intuition turned out to be priceless later on)。

舉個例來說。當時里德學院有著大概是全國最好的書寫教育。校園內的每一張海報上,每個抽屜的標籤上,都是美麗的手寫字。因為我休學了,可以不照正常選課程序來,所以我跑去上書寫課。我學了serif與sanserif字體,學到在不同字母組合間變更字間距,學到活字印刷偉大的地方。書寫的美好、歷史感與藝術感是科學所無法掌握的,我覺得這很迷人。

我沒預期過學這些東西能在我生活中起些什麼實際作用,不過十年後,當我在設計第一台麥金塔時,我想起了當時所學的東西,所以把這些東西都設計進了麥金塔裡,這是第一台能印刷出漂亮東西的電腦。

如果我沒沉溺於那樣一門課裡,麥金塔可能就不會有多重字體跟等比例間距字體了。又因為Windows抄襲了麥金塔的使用方式(聽眾鼓掌大笑),因此,如果當年我沒有休學,沒有去上那門書寫課,大概所有的個人電腦都不會有這些東西,印不出現在我們看到的漂亮的字來了。當然,當我還在大學裡時,不可能把這些點點滴滴預先串連在一起,但在十年後的今天回顧,一切就顯得非常清楚。

我再說一次,你無法預先把點點滴滴串連起來;只有在未來回顧時,你才會明白那些點點滴滴是如何串在一起的(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

所以你得相信,眼前你經歷的種種,將來多少會連結在一起。你得信任某個東西,直覺也好,命運也好,生命也好,或者業力。這種作法從來沒讓我失望,我的人生因此變得完全不同。(Jobs停下來喝水)

我的第二個故事,是有關愛與失去。

我很幸運-年輕時就發現自己愛做什麼事。我二十歲時,跟Steve Wozniak在我爸媽的車庫裡開始了蘋果電腦的事業。

我們拼命工作,蘋果電腦在十年間從一間車庫裡的兩個小夥子擴展成了一家員工超過四千人、市價二十億美金的公司,在那事件之前一年推出了我們最棒的作品-麥金塔電腦(Macintosh),那時我才剛邁入三十歲,然後我被解僱了。

我怎麼會被自己創辦的公司給解僱了?(聽眾笑)

嗯,當蘋果電腦成長後,我請了一個我以為在經營公司上很有才幹的傢伙來,他在頭幾年也確實幹得不錯。可是我們對未來的願景不同,最後只好分道揚鑣,董事會站在他那邊,就這樣在我30歲的時候,公開把我給解僱了。我失去了整個生活的重心,我的人生就這樣被摧毀。

有幾個月,我不知道要做些什麼。我覺得我令企業界的前輩們失望-我把他們交給我的接力棒弄丟了。我見了創辦HP的David Packard跟創辦Intel的Bob Noyce,跟他們說很抱歉我把事情給搞砸了。我成了公眾眼中失敗的示範,我甚至想要離開矽谷。但是漸漸的,我發現,我還是喜愛那些我做過的事情,在蘋果電腦中經歷的那些事絲毫沒有改變我愛做的事。雖然我被否定了,可是我還是愛做那些事情,所以我決定從頭來過。

當時我沒發現,但現在看來,被蘋果電腦開除,是我所經歷過最好的事情。成功的沉重被從頭來過的輕鬆所取代,每件事情都不那麼確定,讓我自由進入這輩子最有創意的年代。

接下來五年,我開了一家叫做 NeXT的公司,又開一家叫做Pixar的公司,也跟後來的老婆(Laurene)談起了戀愛。Pixar接著製作了世界上第一部全電腦動畫電影,玩具總動員(Toy Story),現在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動畫製作公司(聽眾鼓掌大笑)。然後,蘋果電腦買下了NeXT,我回到了蘋果,我們在NeXT發展的技術成了蘋果電腦後來復興的核心部份。

我也有了個美妙的家庭。

我很確定,如果當年蘋果電腦沒開除我,就不會發生這些事情。這帖藥很苦口,可是我想蘋果電腦這個病人需要這帖藥。有時候,人生會用磚頭打你的頭。不要喪失信心。我確信我愛我所做的事情,這就是這些年來支持我繼續走下去的唯一理由(I'm convinced that the only thing that kept me going was that I loved what I did)。

你得找出你的最愛,工作上是如此,人生伴侶也是如此。 你的工作將佔掉你人生的一大部分,唯一真正獲得滿足的方法就是做你相信是偉大的工作,而唯一做偉大工作的方法是愛你所做的事(And the only way to do great work is to love what you do)。 如果你還沒找到這些事,繼續找,別停頓。盡你全心全力,你知道你一定會找到。而且,如同任何偉大的事業,事情只會隨著時間愈來愈好。所以,在你找到之前,繼續找,別停頓。(聽眾鼓掌,Jobs喝水)

我的第三個故事,是關於死亡。

當我十七歲時,我讀到一則格言,好像是把每一天都當成生命中的最後一天,你就會輕鬆自在。(If you live each day as if it was your last, someday you'll most certainly be right」(聽眾笑) 這對我影響深遠,在過去33年裡,我每天早上都會照鏡子,自問:「如果今天是此生最後一日,我今天要做些什麼?」每當我連續太多天都得到一個「沒事做」的答案時,我就知道我必須有所改變了。 提醒自己快死了,是我在人生中面臨重大決定時,所用過最重要的方法。因為幾乎每件事-所有外界期望、所有的名聲、所有對困窘或失敗的恐懼-在面對死亡時,都消失了,只有最真實重要的東西才會留下(Remembering that I'll be dead so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tool I've ever encountered to help me make the big choices in life. Because almost everything - all external expectations, all pride, all fear of embarrassment or failure - these things just fall away in the face of death, leaving only what is truly important)。提醒自己快死了,是我所知避免掉入畏懼失去的陷阱裡最好的方法。人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沒理由不能順心而為。

一年前,我被診斷出癌症。我在早上七點半作斷層掃描,在胰臟清楚出現一個腫瘤,我連胰臟是什麼都不知道。醫生告訴我,那幾乎可以確定是一種不治之症,預計我大概活不到三到六個月了。醫生建議我回家,好好跟親人們聚一聚,這是醫生對臨終病人的標準建議。那代表你得試著在幾個月內把你將來十年想跟小孩講的話講完。那代表你得把每件事情搞定,家人才會盡量輕鬆。那代表你得跟人說再見了。

我整天想著那個診斷結果,那天晚上做了一次切片,從喉嚨伸入一個內視鏡,穿過胃進到腸子,將探針伸進胰臟,取了一些腫瘤細胞出來。我打了鎮靜劑,不醒人事,但是我老婆在場。她後來跟我說,當醫生們用顯微鏡看過那些細胞後,他們都哭了,因為那是非常少見的一種胰臟癌,可以用手術治好。所以我接受了手術,康復了。(聽眾鼓掌)

這是我最接近死亡的時候,我希望那會繼續是未來幾十年內最接近的一次。經歷此事後,我可以比先前死亡只是純粹想像時,要能更肯定地告訴你們下面這些:沒有人想死。即使那些想上天堂的人,也想活著上天堂。(聽眾笑)

但是死亡是我們共同的終點,沒有人逃得過。這是註定的,因為死亡很可能就是生命中最棒的發明,是生命交替的媒介,送走老人們,給新生代開出道路。現在你們是新生代,但是不久的將來,你們也會逐漸變老,被送出人生的舞台。抱歉講得這麼戲劇化,但是這是真的。

你們的時間有限,所以不要浪費時間活在別人的生活裡。不要被教條所侷限--盲從教條就是活在別人思考結果裡。不要讓別人的意見淹沒了你內在的心聲。最重要的,擁有追隨自己內心與直覺的勇氣,你的內心與直覺多少已經知道你真正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have the courage to follow your heart and intuition. They somehow already know what you truly want to become)任何其他事物都是次要的。(聽眾鼓掌)

在我年輕時,有本神奇的雜誌叫做《Whole Earth Catalog》,當年這可是我們的經典讀物。那是一位住在離這不遠的Menlo Park的Stewart Brand發行的,他把雜誌辦得很有詩意。那是1960年代末期,個人電腦跟桌上出版還沒出現,所有內容都是打字機、剪刀跟拍立得相機做出來的。雜誌內容有點像印在紙上的平面Google,在Google出現之前35年就有了:這本雜誌很理想主義,充滿新奇工具與偉大的見解。

Stewart跟他的團隊出版了好幾期的《Whole Earth Catalog》,然後很自然的,最後出了停刊號。當時是1970年代中期,我正是你們現在這個年齡的時候。在停刊號的封底,有張清晨鄉間小路的照片,那種你四處搭便車冒險旅行時會經過的鄉間小路。

在照片下印了行小字:求知若飢,虛心若愚(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那是他們親筆寫下的告別訊息,我總是以此自許。當你們畢業,展開新生活,我也以此祝福你們。

求知若飢,虛心若愚(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非常謝謝大家。

Friday 17 July 2009

Cheap Monday 回歸牛仔褲最初本質

牛仔褲可以說是我們現在生活中,非常依賴的服裝配件,但說真的,對於一些動則上萬、甚至是更貴的如A.P.C、Dsquared等這類品牌牛仔褲,跟一般消費者的距離,實在有點遙不可及。當然,我並不是反對這些時尚大牌,訂出如此不可親的價格,只是當你開始回想起19世紀末發明牛仔褲時,是為了讓人當成工作褲來使用的這個歷史,你就會馬上就會覺得現在的售價,實在讓人覺得很不對勁;不過,如果你和我一樣,打心底不甘心因為自己口袋不夠深,就隨便亂買一件沒有型的牛仔褲的話,瑞典牛仔褲品牌Cheap Monday或許就是你我的好選擇。

為何會取名為Cheap Monday呢?Örjan Andersson覺得,大家在週末狂歡時,應當會把錢給花光,因此在星期一或許就可買買便宜的Cheap Monday。不光只是品牌名稱充滿趣味,就是連他們的Logo設計也大有名堂,為何會設計充滿嘲諷基督的骷顱頭Logo,設計師Bjorn Atldax想法其實很反骨,因為他輕視所有具組織的宗教,希望透過這樣的符號讓年輕人,質疑起他所認為的「邪惡」基督教。

不管,你認不認同這樣的想法,至少我覺得Cheap Monday是個充滿態度和趣味的品牌。但它之所有讓很多年輕人買單的,當然得回歸Cheap Monday的俐落的牛仔褲剪裁。幾乎就是主打Skinny Jeans的Cheap Monday,在他們的褲子裡妳不會看到太多多餘的設計,反而強調版型的線條,讓穿上褲子的人更顯得有型,這是我認為他們能搶佔消費者最大的原因。當然,有了這樣俐落的設計,加上價錢公道,大伙兒自然就搶著禮拜一買便宜囉。

圖片來源:www.cheapmonday.com
(左圖:躲在Cheap Monday背板的創辦人Örjan Andersson,一副就是喜歡搞怪的模樣。)



Cheap Monday褲子充滿各種有趣的細節,可以說是玩心十足!

Friday 19 June 2009

一場商業與藝術操作得宜的最佳示範

要說Louis Vuitton這個經典名牌,能一直穩坐時尚界王者寶座,背後「當代藝術」所賦予的能量與推波助瀾,絕對可以說是居功厥偉。自1997年Marc Jacobs出任藝術總監後,他有意識地不斷找來如Stephen Sprouse、村上隆及Richard Prince等人進行Cross Over,在「商品藝術化」的過程中,不但將LV這個150年經典老牌的精神給不斷翻新,三位當代藝術家的知名度更是同時間水漲船高。

LV一個接一個霹靂產品的產出背後,說明的是藝術在擁有了強大商業為後盾時,居然能引爆如此超高的能見度,同時更證明了藝術家只要找對方法、找對手段、找到金主,就能瞬間在當代證明自己藝術家的身價。

從5月22日到8月9日,在香港藝術館的《路易威登:創意情感》藝術展,可以說就是一個帶我們再次見證、LV在藝術與商業操作得宜的回顧展,當然你也可以換個角度,純粹把這些展出物就當村上隆嘴巴所說的藝術品。不過,應該是沒什麼人會笨到這麼想。雖然我也不覺得類似這樣的展覽有什麼不好。畢竟是內行人看門道,外行人看熱鬧。

況且,對我個人而言,我也時常抱持逛藝術館的心情去逛百貨公司(有些大師的衣服、配件好到讓你覺得根本就是藝術品,當然價格也不菲,只能望物心嘆);以逛百貨公司的心情去逛藝術館(到了藝術展,第一時間先衝到去買紀念品)。基本上,商業和藝術的界線本來在現在就越來越模糊。
圖片來源:香港藝術館(由左至右:由Richard Prince所設計的展場外牆、村上隆的熊貓、Jeff Koons的猴子火車)

Friday 12 June 2009

當包浩斯也騎上單車

現在走進街道巷弄,真的不時會撞上一些來往穿梭、身型華麗的Biker。特別是在東區後頭的小店,每家店幾乎就像是遵守某種規定一樣,一定會在店前擺上幾台引人側目的Bike。當然更別提,到了澀谷、裏原宿這些潮流人士固定聚集的地方,各式造型搶眼的單車,更是爭奇鬥艷。不禁有種感覺,現在如果沒有一台造型霹靂的單車,和自己匹配,那乾脆就別騎車出門了,以免落得自個兒面子盡失。

前一陣子,有一撮年輕人瘋Fixed Gear,各種顏色豐富、結構俐落的單車,在台北紛紛出籠。不過,看過來看過去,大凡就是在原有結構上,把零件的顏色給換一換,根本沒什麼特別。說真的看久,真的是有點讓人想打哈欠。不過,最近由BauBike所推出這款單車,就很能讓人精神馬上為一振。光是看它結構俐落的身型、銀白色冷調色系,以及一些在結構上刻意營造的細節,馬上都令人聯想到包浩斯的工業設計風格。最重要的是,還能搭配令人喜歡的Brooks真皮椅墊(後座還能再加裝一個),一點都不會覺得突兀。只是,在台灣要到什麼時候,才有人願意騎上這台丹麥出品的BauBike,讓我親眼開開眼界呢?

(圖片來源:baubike.dk)

Monday 1 June 2009

不管瘦妹胖妹,會搶鏡的妹就是好妹

要說起最近時尚界最燙手的肉感妹,絕對是The Gossip的女主唱Beth Ditto。瞧她接力上了《LOVE》創刊號、《Out》與最新一期《Dazed & confused》的Cover,連我這種一向對米其林寶寶沒興趣的人,也都得開始正眼瞧她幾下。嘿,這才發現Beth不僅一舉手一投足充滿自信美,就連她歌喉都是了不得的實力派。

不過,在時尚世界想要闖出名號,當然光光只有實力絕對是不夠的,因為在全世界有實力的人多得是,憑什麼只讓你出頭,憑什麼眾家媒體只對你評頭論足,重點當然還是你要來得比別人有梗,因為一旦你有一些稀奇古怪的事蹟、癖好,別人才會被你嚇到,而這個年頭大家就是喜歡這樣你嚇我,我嚇你,弄得張牙虎爪不然我們就覺得活得怪沒意思的。而那些見多識廣的媒體大哥大姊也好在這些常作一些出人意表的人當中,寫出點什麼碗糕出來回去跟總編輯交差。所以當所有時尚圈盡是窩著一群瘦骨精Model時,你再也不會感到有什麼特別,因為這些模特兒再怎麼胡搞瞎搞,總是拚不過Kate Moss,而像Kate Moss這樣的瘦骨精,事實上也只需要一個。其餘的瘦骨精充實量也是她影子的重疊罷了。
但這時卻有了一個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也就是Beth這號人物。以一身肥肉甩動她百斤身軀,不過她卻往往能自High其中,用著她祖母級的大馬達對著鏡頭,調皮模樣完全不輸給某個荳蔻少女,不過你從她的神情、表現來看,她絕對不像某些胖妞自認天命的自我解嘲。不,她絕不是,她就那樣表現她自己,她完完全全就沒有要裝醜的意思,她是渾然天成的,你看著她,你會突然有一種錯覺,彷彿長得這樣的人,本來就是該這麼有自信、這麼有態度,甚至這麼搞怪。
最後又加上Beth本身的歌藝與從不隱諱性向的態度,向來很會找話題的時尚界立刻把她視為珍寶(或許珍禽異獸更加貼切,不過我並沒有貶抑的意思,這是一種絕對肯定的讚賞),一來時尚常常就愛和搖滾樂團搞在一起,二來Beth又往往出人意表的大膽搞怪,不消說Beth立即坐上新一代時尚Icon寶座。不過,要是你只以為此女僅僅如此本事,那可就大錯特錯,前些日子在專訪中,Beth又馬上爆出自己超哈Lindsay Lohan ,此舉果然又讓無風不起浪的媒體大為鼓舞。
看來Beth果真正如她自己的樂團The Gossip的名字一樣,懂得走紅就要有八卦版面的精隨,一直不斷地製造話題。不過,對於一向什麼都不怕、就怕沒話題的時尚圈而言,才不會去管這些呢,因為不管是瘦妹胖妹,只有夠搶鏡的妹,就是好妹。
壓倒一堆瘦骨精的Model,搶上封面,Beth搞怪的手法,的確厲害。(圖片來源:《LOVE》《Out》《Dazed & confused》)




Tuesday 19 May 2009

《攻殼機動隊》的網路啟示錄

要從哪個部分開始談《攻殼機動隊》呢?這是個非常棘手的難題,畢竟這部由最早在1989年由士郎正宗所開始創作兩本漫畫,在經過劇場版導演押井守與TV動畫版神山健治的重新詮釋下,除了生化人/人類、靈(Ghost)/肉(Shell)、網路/駭客這些被探討的母題外,所有關於未來的子題更是無所不包:少子化教育、公共安全、情報學習、民族主義、國家政治、社會福利……你幾乎可以說《攻殼機動隊》這個文本可以用一堆學術理論去探討,包括:政治學、心理學、社會學、經濟學、哲學、電機學、機械原理……而在這些理論的綜合下,它基本上其實就是一個未來學。所以,該怎麼開這個頭呢?我覺得還是回到漫畫裡,草薙素子最後丟出的一席話(結論):

網路,是很廣大的……

對於1989年時的我們而言,或許還很難體會這句話,但到了2009年的現在,恐怕沒有人能否認這句話。我們的工作職能、人際交往、生活娛樂、教育學習、社會安全……無一處不受到網路資訊的影響。如何利用、消化資訊(情報)成了我們現在最大的課題。而隨著光與電子的網路資訊來往奔馳、AI技術的高度研發下的2029年,也就是《攻殼機動隊》故事所設定的時代背景,更是如此。
(未完成)

Wednesday 13 May 2009

宅經濟當道 《Star Trek》開紅盤不意外

這次《Star Trek》的大受歡迎,在我看來似乎是早就料到的事情。

怎麼說呢?這部壽命近半世紀的經典影集,不管是它的人物、故事設定以及背後所囊括的許多科學想像,早就讓它擁有一大批死忠的Trekkies,儘管六、七年級的人可能因出生不及所以沒有心思、沒有力氣去了解這樣一部歷史悠久的經典影集,但這並不代表他們對寇克艦長、科學官史巴克或企業號沒有興趣,相反地《Star Trek》恐怕早就是新一輩年輕人非常期待重拍的系列電影。以當今好萊塢的電腦特效來說,重拍的視覺效果上絕對能超越過去,這點無庸置疑,唯一讓片商比較傷腦筋的地方,其實只有找誰來重新詮釋這部經典電影,而這個導演人選說故事的能力與說故事的節奏感,能不能抓住現在的影迷,這才是關鍵所在。畢竟過去《Star Trek》最被常詬病的,就是它的節奏有點陳悶,總是不像星際大戰那般來得刺激。所以片商特別邀來以驚悚動作片起家的導演J.J.Abrams來擔綱這個重責大任,果不其然,拍出來一部既不讓老影迷失望,也能貼近新影迷,整部片堪稱是節奏流暢刺激,讓人大呼過癮,也有不少的幽默好笑的梗。

不過,說實在的,我覺得對《Star Trek》的許多科技層面而言,其實新一代的年輕人是更有理解與感受的空間的。畢竟比起過去老影迷來說,科技真的離我們比較近,它就擺在我們眼前,這當然也不讓人對當時的Gene Roddenberry與背後的團隊不可思議的科技想像力,感到驚訝與讚嘆。因為相對於Lucas的《Star War》每每把所有事情歸咎在原力(Force)上,《Star Trek》的某些科技與邏輯似乎對於我們更加有說服力。

另外,我覺得這次票房能開出紅盤的原因,或許也包括當宅經濟當道的發酵。這些過去被視為不懂人情世故、只求理性邏輯被我們戲稱為科學阿宅們,在這樣變動的年代裡,突然之間,大伙兒對於他們的專注與理性、不冒險的科學精神,產生出了一種敬意與好感來。在不景氣的年代,我想這時候每個人的潛意識裡,恐怕是「理性邏輯要來得比感性熱情,來得叫人安心。」不信你問問看過這回《Star Trek》的人,他們是喜歡寇克艦長(感性)的多,還是史巴克(理性)的多,我敢打包票,這個尖耳朵、過去被視為有點撒旦形象的科學官史巴克,魅力絕對是壓倒性的戰勝寇克艦長。

延伸閱讀:5月號的Esquire UK版,除了以Spock做封面外,內容更針對JJ Abrams心中Star trek做了專訪,另外還有'' 21 Ways To Appears More Intellgent''專題,非常有趣,有興趣的人可以找來翻翻。(圖片來源:Esquire UK)


Tuesday 5 May 2009

Super Junior花美男團體再進化

Super Junior這個2005年成立韓國偶像團體,或許對於許多迷哥迷姊一點不陌生。不過,很少會被這類花美男所迷惑的我直到最近看到他們2009的新單曲〈Sorry,Sorry〉的MV,我才深感這個團體真的不簡單,我驚覺──原來韓國包裝偶像藝人的實力,已經有如音速一般趕美超日。

雖然你還是可以從SJ裡看到許多類似傑尼斯的一張張包裝紙和販售通路:花美男的臉孔、燦爛大男孩的笑容、時髦動感的舞蹈、大陣仗的青春肉體,和無孔不入的頻道放送(跨足唱片、電影、電視節目)。只不過,相同的平台、類似的大男孩商品,沒想到SM Entertainment事務所(HOT和S.E.S所屬經紀公司)居然能包裝得這麼細膩。反觀最近才因草剪剛酒醉風波鬧得滿城風雨的傑尼斯事務所,近來儘管少男團體的產出也沒有少,不過讓人眼睛一亮卻不多,感覺上韓國SM已經卯足全力在進攻、掠奪這塊市場了,但日本傑尼斯卻還在原地踏步。那麼台灣呢,更不用提,死水一池,沒得救了。

在〈Sorry,Sorry〉這個MV裡,我看到SM Entertainment征服世界少女的野心,他們販賣不再是過去傑尼斯那種無邪少男的泡泡糖,讓妳看了會心花怒放,忍不住想要抱住他們、談個單純小戀愛的大男孩,SJ是一種進化版、更新版的型男團體。他們個個穿上Dior homme俐落的劍領西裝、YSL的服飾,跳著與Justin同步的舞蹈,用著和Kanye West電子合聲器一樣方式mixed人聲,整個MV宛如時尚品牌CF的拍攝風格,呈現出一種黑白簡約的時尚元素,再加上節奏強烈動感十足Funky舞曲,在這樣種種的包裝組合下,SJ,真的想不紅都難! (圖片來源:www.avex.com.tw)

Monday 27 April 2009

論消費記憶及情感 從阿原肥皂說起

前陣子因為工作的關係得以在一個很平常的工作日一早拜訪阿原肥皂在紅樹林捷運站對面的總部,雖然沒有親眼目睹傳說中全程手工製造的生產流程,但是清水混泥土、原木擺設(不知道是不是漂流木?)跟藥草肥皂的香氣就讓人有種脫離紅塵俗世的抽離感(熟不知走出這個隱世的辦公室後,還有很多不熟的同事結婚紅包該包多少的現實問題等著我們的)。我用力推算著與阿原肥皂的記憶起點,應該是2005年近尾聲時在信義誠品1樓大廳一個醒目但不突兀的角落,躺著一塊在這個精華地段略顯樸實的肥皂被有個性地販售著,又如果沒有記錯的話,在生澀銷售員不花稍的介紹後,我就匆匆地帶回了一塊衣肥皂,接著,2006、2007、2008……不知怎麼地被囫圇吞棗地消滅。正當我左右腦並用進行著rewind的動作時,阿原肥皂的行銷人員們也跟我一起討論著當初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成功契機,或許很多人不知道,阿原肥皂一開始是在一些很偏的有機商店裡寄賣著,一直到誠品的成功銷售經驗後才展開主流通路販售計劃。

話說回來,我並非有說服力的美妝部落客,觸動我敲打鍵盤寫下這些點點滴滴的動力也並非阿原肥皂的揪感心成功過程,但是就是有那麼一種非這樣不可的感動推動著。記起肥皂,應該是我個人幾經選擇後的洗斂品味吧!小時候,我也是被電視廣告教育說沐浴乳是上流社會的日常用品,但是突然間我意識到一塊圓滾滾的肥皂在為我洗去一身疲憊後自己卻化成泡泡消失的毁滅性偉大,從那一刻開始我所謂的上流社會的日常用品變成了肥皂,無論是P&G系列的一家用都好、或者是搞怪的LUSH、有機阿爾卑斯…等我都一視同仁,用身體去感受他們的犧牲奉獻後的快感。一直以來肥皂對於我來說似乎就僅止於這種毁滅性偉大的崇拜,直到與阿原肥皂的近身接觸後,我才悟出我用比平均值多一點的金額消費的應該不止於形於外的價值,而是「貴於心」意義或價值。

我享受在不如意的一天結束後,由阿原肥皂為我洗滌受傷的靈魂,並不是因為他擁有驚人的Super Power或癒療效果,而是他的味道喚起我小時候混合著小兒驚風八寶粉、奶奶居住的眷村、端午節媽媽熬煮的艾草浴的嗅覺記憶;又或者是它的外型,勾勒出小學美術課鄰座小男孩為我捉刀的水晶肥皂雕刻勞作的童真風景……縱然過往的記憶、情感不全然美好,但是千金難買逝去的光陰,如果消費某樣商品能讓你贖回過去的記憶及情感,這會不會是個不錯的買賣。魅力應該不會輸丹麥設計師Mads Hagstrom的the FLOWmarket販售各種容器,外面標示各項抽象心靈補給品的Idea?或許每一個趨勢或熱銷的爆點不在於多麼聰明、偉大的策略,而是蘊藏心底的記憶及情感!我是個記憶跟情感的消費者,那你呢?有一天,嗅著阿原肥皂的味道,我們的情感及記憶是否能回溯到前世解開農民曆上宜沐浴之謎。

p.s.希望這篇也有助於解釋為何我偏愛60’~80’年代被戲稱為阿嬤衫的原因。(圖片來源:阿原肥皂http://www.taiwansoap.com.tw/)

Sunday 26 April 2009

美好的CDT以及其背後很多的感嘆

昨天上了誠品信義,瞥了幾眼文具館,發現了Craft Design Technology的文具漂漂亮亮地、宛如精品般被展示玻璃櫃,忍不住瞻望了好幾回,游移躊躇想著:要把它們通通帶回家?不過,最終考量到經濟因素,加上自己也沒有那種勇氣用絲襪蒙著臉,敲破玻璃,大把大把地抓著文具丟進包包裡,再跳上機車,一走了之,所以最後也只能選擇在文具館裡悄悄撤退。

其實,CDT這個國際品牌對我並不陌生,早在《Wallpaper*》2006 Design Awards的Issue就曾看過,台灣《GQ》也曾經介紹過,是由前《Wallpaper*》的Tyler Brûlé與amadana的Shuwa Tei所共同設計,並結合幾家如YAMATO、PENTEL、SUN STAR、LION日本文具老舖所共同合作的品牌。外觀不用說了,一副日系的DNA,讓人看了馬上腦中就浮現出既「純淨」又「俐落」的美感。當然,既有Tyler Brûlé與Shuwa Tei這兩個個人品牌的加持,價格上當然自然不菲。只不過一想到他們能把這些文具老舖給整合,並發揮自己的創造力與影響力把好的文具介紹給世人,這個價錢,基本上也算合理。

在買不起CDT文具的情況下,我思考著那麼台灣的文具品牌有哪些呢?這時候我想起了,玉兔、雄獅、利百代這幾個牌子,老實說就外觀設計上,玉兔的鉛筆我覺得其實一點也不輸給法國RHODIA啊,只是玉兔不懂得品牌包裝,和台灣媒體的崇洋媚外讓這個MADE IN TAIWAN的品牌,幾乎就快要消失,直到去年轉型觀光工廠——玉兔鉛筆學校時,才又想起這個我們小時候跟我們最接近的文具品牌。想到這個地方,我突然覺得我對CDT冷感了,我對RHODIA也開始冷感了,這時候我最想擁有的是一支玉兔牌鉛筆。

台灣其實有很多產業都很棒,缺的就只是臨門一腳的包裝行銷與媒體運作。當然,不是說日本和歐美的東西不好,只是當我一想到當中國製造興起時,台灣的競爭力能只停留在代工的環節裡嗎?我們是不是應該開始重視自己的品牌、投入更多的創意與人力,媒體是不是也該鼓勵MIT的東西呢?至少留點版面給自己吧!看到法蘭瓷與老子曰紛紛走出台灣,儘管看起來仍處於有點精神分裂、找不到太多台灣內涵的狀態,只停留在模仿,不過,就主事者的想將台灣品牌走出去的精神來看,其實也值得讓人鼓勵了;而羅志祥的潮牌On Stage、蔡依林的自創服飾,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多多鼓勵呢?On Stage真的有比猿人BAPE差?差得只有不懂包裝和不懂跨界合作罷了!我們只要學習到那些KNOW HOW,其實台灣大有可為。

但台灣的政府能不能幫助這些文化產業,給他們一些勇氣、鼓勵與幫助呢?透過國外一些創意人帶給我一些KNOW HOW呢?我們可不可以不僅僅擁有國政顧問團,還能擁有「國際顧問團」呢?我們與其把那些勉強創造出的失業職缺預算拿來聘請這些國際創意人當顧問呢?Marc Jacobs、Tyler Brûlé、Shuwa Tei、川久保玲、Steve Jobs、Philippe Starck……光是這些人站出來,想不讓全世界看到都很難!在加強了我們品牌包裝的KNOW HOW後,再扶植我們的設計師,並利用這段時間去加強我們產品技術與工藝設計,好好拚個五年的時間,不然台灣未來該怎麼辦呢?唉,扯遠了,不過我想說的是,老馬哥你可不可以不要裝蔣經國了,穿短褲慢跑或做一些表面的事情了,你可不可以想想看做一些真正對台灣有幫助的事情,救救台灣產業吧!救救台灣產業吧!台灣媒體也是。救救台灣產業吧!救救台灣產業吧!

備註1:這是一篇我最混亂的文章,不過,如果有人看到這篇文章、心中也有很多台灣不錯的產品,值得我們發現它們、支持它們的,麻煩也能回應一下。
備註2:上網找了老半天,完全沒有一張玉兔牌簽筆好看的圖,官方網站也是奇醜無比,到底有沒有人可以救救玉兔呢?明明就是不錯的產品,就只差欠缺包裝,唉。
備註3:圖片來源www.craftdesigntechnology.co.jp

Friday 24 April 2009

許舜英的《大量流出》;我的強行灌食

許舜英是誰其實不消多說。基本上她就是台灣某種菁英Icon。
我有多愛許舜英?打個比方好了,如果Kate Moss和許舜英同時站在我面前,只能挑出一個共度一晚春宵,我想在某種程度上,許舜英會是Kate Moss的勁敵。

有鑑於我手頭這本《大量流出》是託女友跟某個善心人士所借的,不久後可能再也無法看到這本書,一種連睹物思人的情緒都可以被收回的情況下,所以我動手開始寫了這篇文章。基本上這篇其實算是寫這位好心人看,所以用詞之懇切、情緒之複雜,可想而知。也因為必須歸還,所以這幾天,一直把《大量流出》這本書看了好幾回,小心翼翼地拿出來翻呀翻,再恭恭敬敬地把它供在我的書桌上,只差沒有為它焚香祝頌了。但可惜的是,許舜英的《大量流出》畢竟是她的「大量流出」,她這樣一個瘋狂電子語言怪獸,劈哩啪啦把自己全身精血一股腦的發洩出來,我這台486的電腦怎麼負擔、消化得起呢?所以,我邊看邊吐,邊看邊頭昏。我操之過急地想強行灌入她的語言系統,哪知最後整台機體過燙,程式符碼不相容,差點引發當機。
所以,我想到一個方法。 我先暫且把她病毒碼給全部記下,以便有一天當我想要使用它時,能夠一一破解。
以下是她的病毒碼:
1.羅蘭巴特、梅洛龐帝、德希達、海德格、康德、維根斯坦、伊比鳩魯學派、斯多葛學派、Paul Smith、安迪渥荷、Baudrilld、John Fiske、Larry Lipking、上野千鶴子
2.張愛玲、Marguerite Duras、卡爾維諾、安伯特艾可、波赫士、川端康成、昆德拉、貝克特、莎士比亞、Georges Bataille、Peter Carey
3.川久保玲、Martin Margiela、Prada、田山淳朗、小野塚秋良、渡邊淳彌、藤岡良觀、Jean Colonna、山本耀司、Armani、Calvin Klein、Gucci、帕洛瑪畢卡索、露露德拉、法蕾絲、克勞蘇斯基、高提耶、吉安尼凡賽奇
4.David Lynch、Quentin Tarantino、王家衛、Mario Sorrenti、Peter Greenaway、William Burroughs、David Cronenberg、Tim Burton、高達、波蘭斯基、Alexander MacQueen、奧力佛史東
5.王菲、鄧麗君、Madonna、Oasis、Blur、小紅莓、The Smith、Joy Division、David Bowie、Duran Duran、Wham、Eagles、Beatles、木匠兄妹
6.Johnny Depp、John Travolta、Brad Pitt、華倫比提、金城武、黎明
(以上病毒碼節錄於《大量流出》最後的附錄,希望出版社紅色文化,不要告我侵犯版權,不過幸好,這家出版社現在似乎也不在了。)